社群是看用戶在小群當中有多活躍,愿意買東西,愿意挺你。最近的職場有一個新的變化:產品、市場、商務、運營這些崗位,基本上快攪和到一起了。
很多時候你做的事情不僅僅提升活躍,還有用戶增長,甚至還承擔很多收入變現的壓力。運營的崗位也有很多細分,產品運營、市場、運營、商務運營,等等。
一、社群運營包括品牌運營、內容運營、會員運營
1、 社群運營的整體步驟
挖掘目標群體的特征屬性,做到精準傳播;
從整體大局把控好社群從0到1的知識化沉淀節奏以及產品化的變現進度;
增強社群會員的互動黏性,豐富場景化內容,持續提供有價值的人,輸出有價值的事。

2、 品牌運營
關于品牌,不要僅僅塑造公司的品牌,要側重塑造個人品牌,理由就是:整個移動互聯正在去中心化,自媒體時代興盛,人格化、差異化的個人品牌更容易塑造、更容易傳播。
整體上從個人品牌的標簽化、產品化、品牌化,一步步的將目標量化、拆分、執行,形成自品牌的閉循環。
3、 會員運營
做會員運營,要將你的社群會員和潛在會員的問題與需求放在第一位,而不是你要賣什么東西。盡量多的邀請社群會員參與到社群運營體系的搭建,或產品的構建過程中。固定活動與非固定活動的場景結合,固定的活動可以培養社群成員習慣,也能架構社群的運營框架。
場景化互動是維系社群成員的最直接方法。
4、 內容運營
做內容運營,建議要遵循:“有用、情感和互動 ”的思路,要做有價值的內容
營銷。其核心不是在于你“賣什么”,而是“你賣的產品資源或知識服務,可以幫助對方解決什么實質問題,會給予對方什么好處 ”。
只發有用的信息,避免信息過載,每個信息都要有個性化的情感輸出,要引導用戶進一步互動,分享擴散。
二、社群的場景化互動維系
社群不能太大,小而美更易控制運營成本。一個社群最主要的人不是群主或KOL,而是有一批有正能量、正思維、有思想格局的用戶融合、參與、付出。
這樣才能讓一個社群變得更具活力,更有生命力,也更有持久性;才能產生體現出社群的文化價值。好的社群是靠成員彼此之間提升勢能,放大能量,而不是簡單的靠圈人。
KOL和團隊成員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勢能,為自己為他人創造可交換的等量價值。
別人為什么加入你的群?
因為入群對他有價值,他可以獲得人脈資源、思想、方法、成功的經驗、購買產品等。
你為什么讓別人加入你的群?
因為別人的加入能為你為社群帶來價值,設置門檻,不能提供價值的人,不讓進群。一切都是價值交換,一切都是相互的等量價值。
社群是一個建立在某種認同感的集合之上,但認同感只能提供起初的熱度,不能提供持久的消費動力。如果要成功駕馭互聯網社群,讓社群得以持續發展,最終的落腳點是產品服務的提升、社群關系的維護等方面。

三、社群運營實例分享
1、 微信討論群運營流程圖
2、 詳細步驟分解
(1)規則制定
采取每周KOL帶討論一次,KOL由行業內在職伙伴擔任并討論該領域的點,討論框架都會進行優化。KOL介紹、討論主題、討論大綱、討論時間都會在【談論前一天】發布,第二天晚上進行深度討論,每周形成一篇【高質量】報告。
具體操作:在每周討論前一天,多微信群推送周討論主題,提前預熱。
(2)建立討論組并下發二維碼
討論當日由社群負責人單組創建微信討論群,限人數100(限人數的目的在于讓群里人員覺得討論名額的稀缺性,早到早占坑,后到沒有,讓真正想交流討論的用戶加入進來),想表達觀點的伙伴完全自由發言(禁黃、賭毒),當日晚22點左右解散。
具體操作:討論當日,新建討論群,并將該群二維碼截圖發送至各運營大群,引導群內成員進入討論群,并在隔段時間提醒用戶加入。
(3)討論交流
各運營大群中的用戶通過二維碼進入討論群后,還需要群管理員維護并引導用戶參與討論,同時KOL要做好整個討論過程的節奏把控,要始終帶領用戶圍繞主題去展開討論,不要偏離討論主題。
具體操作:在討論開始前,再次發送討論主題及注意事項,討論期間,KOL及群管理人員要做好用戶的引導。在討論結束后,要做好總結梳理,同時在當晚22點解散該討論群。(暫不需要詳細文檔產出)。
(4)產品
推廣及工具利用
在討論過程中,可以借用第三方工具或自有平臺產品結合討論主題,做些問卷調查、產品
推廣等可增加群內人員互動的行為,增加用戶參與感。
具體操作:在涉及需要用戶投票表決的問題時,可調用微信小程序【群幕群插件】進行在線投票,并且群內每個成員都可以實時觀看統計數據。

(5)文檔輸出
每次討論結束后,都需要產出本次討論的詳細報告,并發布分享至各微信運營大群。同時也可以面向群內成員征集KOL,全面調動用戶的參與積極性和活躍度。
好啦!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完啦,謝謝大家的觀看,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全部內容了,想了解更多關于社群運營的內容就關注我們培戀網科技吧。
培戀網原創版權,網站建設提供網站代運營、模板網站制作轉載請注明出處,本文地址:http://www.gdszrq.com/news/media/6129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