抖音為商家性質的賬號定制了“企業號”身份,并賦予了企業號諸如:POI、卡券、CRM管理、自定義回復等引導轉化的功能組件。但相應的,有功能上的加持,就會有流量上的限制。
大多數創作者都知道,個人賬號在抖音上發布的內容,是有“商業評級”的,抖音限制個人賬號發布過于“商業化”的內容,以免過多的商業內容影響用戶體驗。而企業號卻有商業評級豁免的權限,這是因為抖音認為,由企業號發布的內容就是商業內容。
抖音會為商業內容設置單獨的標簽特征,在內容分發的過程中調控商業內容的曝光率,以此來保證用戶體驗。但是,隨著企業號的增多,商業內容也逐漸井噴,每一條商業內容所能分得的流量越來越少。

2018年抖音的DAU是2億,據卡思數據統計,截止至2018年10月31日,活躍(90日內發布過視頻)藍V賬號數量為1.29萬個,假設商業內容在自然流量中的占比為15%,那么就是1.29萬個賬號競爭這15%的份額。
而到了2020年5月,抖音DAU從2億增長為4億,但官宣企業號數量突破300W,對比2018年,企業號數量增長超過200倍。先不說2020年崛起的直播內容瓜分了多少自然流量,假設商業內容曝光率依舊是15%,那么參與競爭的賬號數量比2018年擴大了100倍以上。
另外,標記有商業特征的商業內容,在競爭的過程中也要遵守算法的推薦規則,即:優質的商業內容排序會更靠前,獲取更多的流量。內容上的優勝劣汰,導致商業內容在自然流量的獲取上愈發艱難。“硬”的內容難以獲取流量推薦,“軟”的內容難以獲取用戶轉化。
抖音也很清楚這些問題,除了不斷的推出功能,強化企業號轉化外。2020年,風生水起的直播也為企業號帶來一劑強心針。
對于商家來說,直播可以極大程度地縮短轉化鏈路;對于抖音來說,企業直播,更能保證商品品質,進而保障用戶的電商消費體驗。于是,抖音于6月上線了強化企業號直播間轉化的專屬組件“小風車”(對應購物車,打通企業號組件),并推出“企業直播月活動”,扶持企業直播,而在更早的3月,抖音就上線測試了直播FEED流廣告。
至此,相較于2019年,商家在抖音的
營銷路徑發生了極大的變化。
以前,商家更多是通過內容做種草,因為轉化效率不高,更多求的是長效
營銷。而如今,隨著小店崛起、直播的火爆和功能的多樣化,尋求短效
營銷的商家越來越多,不同行業的打法也呈現出差異化。
與此同時,抖音還通過將旗下不同資源進行整合,并針對“品”和“效”兩大需求提供不同的產品和服務,有意的將商家區分為中小企業和品牌兩大類,導致中小企業和品牌的打法也呈現出差異化。
中小商家抖音營銷建議:線下服務業宜重視短視頻,而消費品行業則應發力直播
中小企業對外傳達的信息會更直接、更聚焦、更多以獲得銷售業績為目的,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,抖音的
營銷主路徑就是通過企業號發布內容——引導轉化。
如上圖所示,抖音提供的兩大產品“小店”、“企業號組件”承接的是轉化層。其中,“小店”可以為企業提供商品的線上銷售渠道,“企業號組件”則可以實現企業的線下消費引流、銷售線索收集、客服等需求。向上追溯,轉化的用戶來自于內容層,即短視頻和直播。

用戶通過購物車、link、小風車等功能從內容層鏈接到轉化層,其中“小風車”是抖音近期針對企業號非電商直播轉化特意推出的,可通過此功能在直播間直接與企業號組件打通,在直播間中引導用戶進行團購、領券等操作,極大地縮短了轉化路徑。
因此,在企業號運營中,應率先建設好轉化層,完善小店、企業號組件的建設,企業號組件于企業號后臺(e.douyin.com)設置。對于線下服務業來說,認領POI,設置優惠券等尤其重要,是促進消費者入店消費的關鍵環節。而對于電商類中小企業來說,小店的開啟、商品的上架也很重要,一方面因為小店的轉化路徑更短,另一方面因為小店有評級政策,若等級不達標,甚至會影響小店的GMV。
建設好轉化層后,就是內容層的投入。短視頻和直播兩大內容形式都不能放棄,直播離轉化更近,短視頻獲取流量的能力更強。但,不同類型的企業在兩種形式的選擇上也不近相同。
對于大多數線下服務類商家來說,最主要的就是滿足消費者到店、到場的消費體驗和場景感受。因此,線下服務業更應該以短視頻作為重點發力的目標。
很多企業進入抖音最大的門檻就是在視頻內容上面,其實大可不必畏懼“內容創作”,不要被抖音上那些動輒百萬贊的視頻嚇到,他們跟你不是在同一個賽道上。據卡思數據統計,以美食類內容為例,粉絲量超過100W的藍V賬號,還不到80個。
我們在創作的過程中記住一點即可,就是要把店鋪的特色用“抖音的形式”表達出來。
抖音的形式是什么 ?美好的“人”或“事”。
盡量不要僅僅做商品、服務的展示類內容,一定要通過人或事進行表達,也不必絞盡腦汁的去編段子、做劇情,能讓用戶獲取利益或觸發用戶情緒的內容就是優秀的內容。
而對于主打消費品售賣的中小企業,直播則是重點的發力目標。
這里只強調兩點,第一,要長期堅持;第二,不要急于求成。
舉個例子:下圖是上海的一家粽子店的藍V賬號,粉絲量僅有4.1W,商品就是手工粽子。

點開作品列表,可以觀察到自3月起,商家堅持了每周4更的視頻輸出節奏,視頻內容就是粽子的制作過程和成品展示。
在端午節臨近時,商家蹭上了抖音熱點,單獨開發了“網紅粽子”,并于4月24日開啟了店鋪直播,5月初,將直播時長提升為12小時/天。整個直播過程非常樸實,中午11-13點,傍晚15-19點,直播粽子的制作過程,以展示商品的真材實料。其余時間則是展示店里的日常生活。據卡思數據觀察,該直播單日最高觀看人數為12.8萬,最高在線人數峰值為1058人。
我們再來看看效果如何?
點開櫥窗,排名第一的粽子商品,單價25元,銷量為3567,單品貢獻銷售額為89175元,整個店鋪所有上架商品GMV約為14萬元。且,此僅為抖音銷售額,而通過抖音引流至線下進行消費的數據,我們無法計算。而可見成本僅為一臺實時直播的手機,以及自3月起不到40條的視頻。
總結一下,線下服務業更應該以短視頻為主要的發力對象,要通過短視頻與用戶建立聯系,從而形成關系,吸引用戶到店消費,直播則是活動、促銷的手段;
而對于廣大消費品行業,則要重點發力直播,通過直播將抖音發展為一個線上銷售渠道,但區別于淘寶等電商平臺,在抖音,直播流量的來源更多來自于短視頻內容。
當然,如果有足夠的預算,也可以通過官方采買一些流量作為補充。
巨量引擎和巨量魯班都屬于效果類廣告,是商域流量采買的主要平臺。
巨量引擎更適合為短視頻內容采買流量,以漲粉、曝光作為主要投放目標;巨量魯班更適合為直播或商品采買流量,以交易為主要投放目標。
DOU+和星圖則是獲取公域流量的主要渠道。
DOU+是為自己的內容購買公域播放量,但企業號身份購買DOU+的ROI要比個人號要低,因此,小編不推薦企業號在DOU+上投入過多的預算。
星圖是邀請KOL為商家制作視頻或進行直播,以觸達KOL的粉絲圈層,達到圈粉或轉化的目的。目前,星圖的中腰部賬號的變現效率很低,一方面是因為KOL報價混亂,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小企業商家對KOL
營銷的認識不足。6月底,抖音正在針對中腰部KOL進行整改及
推廣,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應該存在紅利期,中小企業可以嘗試與KOL進行合作。
但不管是哪類企業,都不要因對抖音寄予過高的希望,而導致自亂陣腳,一定要合理的投入資源。
抖音能作為獲客渠道的補充,但很難成為企業經營的支柱。
培戀網原創版權,網站建設提供網站代運營、模板網站制作轉載請注明出處,本文地址:http://www.gdszrq.com/news/media/61457.html